残疾人康复何时不再难
慈善公益报讯 (本报记者 王 超)
“由于我国残疾人康复和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起步较晚,规模较小,康复人才现有水平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康复服务的需求。我国一方面要建立基本康复保障制度;另一方面要加快培养康复专业技术人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在全国两会上大声疾呼。这道出了残疾人目前面临着待解的难题。
成为一种奢望
“湖北省省级残疾人生活重建示范基”授牌仪式日前在武汉市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举行。武汉市残联副理事长杨文在接受《慈善公益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基地首次展开的康复服务是针对脊髓损伤这类特别困难的截瘫残疾人进行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开办针对截瘫残疾人进行生理知识、心理辅导、体能训练、生活技能训练等系统课程。”
刚参加完训练的截瘫残疾人黄莉告诉《慈善公益报》记者,爱美的她起初没有办法接受坐在轮椅上的事实,终日不出家门,不与人交流,参加两周的训练后,结识了一群有同样经历的人,大家互相鼓励、互相帮助,现在不但能勇敢坐轮椅出门,还进入医院为其他截瘫残疾人进行心理疏导。
黄莉表示,“我和其他参加完康复训练的11位脊髓损伤残疾人,已经成功报名参加今年武汉马拉松赛的健康跑项目,届时将坐轮椅参赛。”
来自福建厦门的残疾人唐天钦是一个通过康复恢复了生活信心的成功案例。唐天钦22岁时因一次意外造成右腿受伤,右手完全丧失了功能。“我原本是一个健全的人,但是因为事故成为残疾,原本规划的人生,工作、生活完全都变样了,让我完全接受不了。”唐天钦对《慈善公益报》记者说。
这时候,他的家人鼓励他走出去,陪着他到康复中心做康复训练。右手丧失功能了,他开始学着用左手写字、拿筷子。“可以说,正是他们的不放弃,把自暴自弃的我拉回来。”唐天钦说。同时,唐天钦用自己的切身经历,帮助更多的残疾人走出人生低谷,迈向新生活。
康复是残疾人最基本、最迫切的需求,也是一个需要早治疗、早干预的长期过程。根据近5年来浙江残疾人状况监测和实名制调查显示,浙江目前312万各类残疾人中仅有5.14%在各级康复机构获得康复服务,而我国残疾人得到康复服务的不足20%。
需要政策支持
“目前浙江公办康复服务机构仅有30多家,床位不到800张,每百名残疾人床位拥有数仅为0.03张,这远不能满足残疾人康复需求。”浙江省人大代表、浙江省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副主任徐聪琴向《慈善公益报》记者介绍。在今年浙江省两会上,徐聪琴提出了加快出台浙江省公益性残疾人康复机构扶持政策的建议,呼吁激活残疾人康复机构管理机制和增加政府购买服务。
“残疾人康复服务的需求具有特殊性、多样性,除常规的医疗康复手 段以外,也需要采用教育康复、心理康复、职业康复等多种手段,而在目前的运行管理机制下这些却很难开展。”徐聪琴坦言,由于编制有限,中心75%以上的专业服务人员为劳动合同工,专业技术以初级为主,因收入待遇低,高级、中级职称人才培养、引进十分困难。
“2015年专项调查显示,我国2600万持证残疾人和残疾儿童中有康复需求的比例为59.6%,得到康复服务的不足20%;此外,大量各种疾病治疗后、创伤、心理障碍、慢性病患者以及亚健康人群等,均需要康复治疗,可见社会对康复医疗需求巨大。”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主任李建军日前在接受《慈善公益报》记者采访时说,“未来5年康复行业将进入黄金发展期,残疾预防、慢性病康复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我国目前需要各类康复专业人员超过50万人,而每年培养专业人员不到8000人,还没有完整的康复学科体系,多数康复机构的康复服务人员是通过短期培训上岗,只能做一般的康复护理,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康复事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吴世彩向《慈善公益报》记者透露,“像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这样的大型中心目前在国内还是寥寥无几,每年能够承担的进修任务非常有限,亟须国家给予政策倾斜,进一步加大投入。”
“建立中国康复大学,加快培养康复专业技术人才、推动康复医学发展、服务更多的残疾人是我国康复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吴世彩如此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