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眉山:搭建残疾人服务“连心桥”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王杰)“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推动残疾人事业现代化、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打下更好基础的关键阶段。近年来,四川省眉山市的残疾人保障事业在市各级党委政府、民政系统、残联等多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对象精准化 理念“融合化”
为不断满足残疾人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做好残疾人居家托养工作是重中之重。为此,眉山市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以上门服务方式,为残疾人提供居家托养服务,用“四个精准”搭建起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与残联“量体裁衣”式服务残疾人的“连心桥”。
青神县残联理事长费永军告诉记者:“残疾人居家托养项目服务的对象为残疾程度严重、很难走出家门的残疾人,他们有的是重度肢体级残疾,有的是智力、精神残疾,因为身体的原因,很少有机会与外界接触。”
“此次公司开展托养服务总人数为93人,涵盖智力类别48人,肢体类别33人,精神类别11人,多重类别(智力一级、精神一级)1人。为了更好开展居家托养服务,在县残联的指导下,公司专业服务人员参加了高台镇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启动会。”眉山强盛居民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熊启刚说。
监督常态化 档案规范化
为确保残疾人居家托养工作的顺利实施,在市残联指导下,眉山市把残疾人托养服务的详细内容精准录入四川省“量体裁衣”式残疾人服务平台,接受省市县残联线上监督。利用专干、专委常态化入户,与居家托养服务托养对象及监护人进行深入交流,详细了解残疾人基本情况、满意度及相关需求,做好线下督导。
熊启刚告诉记者:“近年来,我们大胆探索,对居家托养服务对象档案进行了认真分类整理和规范存档,制定了《青神县2020年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手册》,做到服务对象一人一册,一人一案,里面涵盖了服务协议、服务需求申请表、服务内容介绍、服务确认登记表、服务验收书等,详实展现了居家托养服务的流程和服务可追溯。”
在“托养一个人,幸福一家人,解放一群人”的大格局下,居家托养服务的开展,有效帮助了特殊残疾人家庭解决问题,提高了他们的整体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