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海鸣:优化地区治理架构给市民带来什么?

2023-07-07 来源:湾通社 阅读:

       特区政府公布完善地区治理建议方案后,在本港引起强烈反响。有人格外关注区议会直选议员数额的变化,并以直选议员比例减少,推断“香港民主空间收窄”。其实,这样的视角属于典型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甚至可以说“只见树叶,不见树木”。行政长官李家超前日在接受大公文汇传媒集团专访时讲到:“重塑区会看结果,惠民才是好制度”。一语中的,直击要害!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去年“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新一届特别行政区政府要务实有为、不负人民,把全社会特别是普通市民的期盼作为施政的最大追求,拿出更果敢的魄力、更有效的举措破难而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市民,让每位市民都坚信,只要辛勤工作,就完全能够改变自己和家人的生活。”

  “一国两制”的香港实践是国之大者,香港居民的福祉是习近平主席始终牵挂的大事。特区政府优化地区治理架构,其宗旨就是按照习主席的嘱咐,让全体香港居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地区治理是香港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全局,特区政府此次优化地区治理架构,将为香港化解民生难题创造条件,并为不断增强民生福祉提供制度保障,这对于730万香港居民来说,绝对是福音。

  促使惠民政策“落地”

  李家超坦言,过往,特区政府的惠民政策在“落地”环节不如人意。他指出:“特区政府层面的政策一定要‘落地’,交到市民手中、心中,让他们感受到。”

  如何促使惠民政策更好“落地”?从建议方案中可以看出,“加大政府统筹”的指向非常明显。第一,强化地区治理架构。政府将成立由政务司司长主持的“地区治理领导委员会”,领导地区治理整体策略、政策和措施;将现时由政务司副司长主持的“地区事项统筹工作组”改名为“地区治理专组”,统筹和指挥各政策局和部门的地区工作,并取代原有的“地方行政督导委员会”。

  第二,强化职能衔接。由当区民政事务专员担任区议会主席,以确保区议会工作能配合政府施政。专员最了解地区事务,亦可更好统筹区议会、“三会”、关爱队的工作,促使各方形成基层治理的合力,体现“行政主导”的作用。

  第三,重塑区议会的职能。区议会回归基本法规定的“非政权性区域组织”的定位,去政治化、增服务化、强咨询功能,使区议员成为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帮手”,而不是与政府对抗的“对手”,更不是“乱港”的“搞手”。

  以上三个变化,可以推动地区治理形成前后衔接、左右联动、官民互通的架构。这个架构令惠民政策快速落地,使民意迅速上达。这是根本性、系统性的变革,其好处会在不久的未来越来越清晰的显现。

  利于聚焦民生议题     

  所谓“区议会”,并非西方国家“议会”的概念。翻遍香港基本法条文,没有“区议会”这个名词,可见区议会不是政权组织。基本法第九十七条规定:“特区政府可设立非政权性的区域组织,接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就有关地区管理和其他事务的咨询,或负责提供文化、康乐、环境卫生等服务。”区议会正是基于这一条得以成立。

  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区议会功能异化。特别是第六届区议会直接选举产生的议员,大部分是“揽炒派”,他们既不了解地区事务,也不屑于民生问题,而是热衷于所谓“民主”议题,高喊空洞的政治口号蛊惑公众;更有甚者,他们公然冲击“一国”底线,挑战宪法和基本法的权威,高调宣扬“港独”主张,把区议会变成了乱港平台。

  优化后的区议会将有九项咨询职能。包括:就影响当区民生、居住环境及民生福祉的地区事务及管理,向政府提供意见;就当区区议会主席指定的议题主动收集市民意见,提出建议应对方案;与居民之间建立恒常的沟通联络机制;协助推广及宣传政府政策和法律;协助做好与当区居民利益相关的文化、康乐、环境、卫生等服务;为当区市民提供咨询或个案转介服务等服务。以上职能清晰详尽,便于实施,明确了区议会议员履职的“路线图”和“任务书”。

  重塑区议会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建立区议员履职监察制度。这个制度将对行为表现不符合公众期望的区议员启动调查,加强区议员的问责性和工作的透明度。这个制度的建立,充分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精髓,市民不仅可以在选举时行使投票权,也可在区议员任期内行使监督权。这个制度将彻底改变过往议员“跑题”“揽炒”等现象,促使所有议员锁定“民生议题”履职尽责。

  推动维护市民整体利益

  以往,香港基层治理的一个重大弊端是,部分区议会议员缺少大局观。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只顾局部,不顾全局;只顾自己,不顾他人。比如,抗疫期间,政府规划某地建方舱医院,有区议员阻挠;为发展着想,政府规划某地建码头,有区议员阻碍;为解决“住房难”,政府规划某地建“简约公屋”,有区议员阻止。类似民生问题建设的每次选址,都会有区议会议员挑动附近居民反对。

  “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营造这样的氛围,香港的民生难题、发展问题才能逐一破解,如果“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香港就没法发展进步。区议会议员当有超乎于普通市民的格局和视野,才能关照市民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真正为增强市民福祉出力。

  重塑后的区议会将由委任、地区委员会界别选举、地方选区选举组成,数目比例约为“4:4:2”,另加27名当然议员。过往,区议会陷入了“选举至上”的困境,“揽炒派”用漂亮且具煽动性的政治口号吸引选票,当选后又利用民意“碎片化”加剧了社会撕裂。减少直选比例,增加委任和间选比例,有利于多途径广纳贤能,可从根子上预防“揽炒”现象发生,亦可突破小选区利益局限。

  直选的88个议席将在44个选区产生,参选人须获得“三会”每个会3名委员、当区50人提名,取得提名后,要通过资格审查机制,确保符合“爱国者治港”原则,才能成为候选人。这一改革确保直选议员具有广泛认受性,可把那种立场偏激、视野狭窄、格局不大的人排除在外,吸引更多是有格局、有情怀、有担当、有本领、有作为的人参与地区治理,维护市民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4月15日,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在香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2023”开幕典礼上的致辞中讲到:“现在香港社会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乱的根源尚未根除,治的基础尚需巩固。”这是对香港提出的警示。特区政府完善地区治理建议方案,旨在巩固“治”的基础。随着特区一系列治理方案的优化,香港的治理水平将会迈上新台阶,特区政府和基层组织共同聚焦“住房难”、“就业难”等民生议题,将为市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本文作者为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2018-2023 www.Baytvs.com

主办:澳门大湾区时报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澳门:(853)6809 2788 香港:(852)5699 0115

联系邮箱:morchathai@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