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加速融入大湾区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
【《大湾区时报》湾新社长沙讯,记者李平综合报道】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劲的区域之一,吸引全球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加速聚集。着力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的湖南,将粤港澳大湾区视为实现开放发展战略的重要区域。记者日前从湖南多个部门了解到,今年湖南省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方面,又将采取一系列新举措,旨在深化区域合作、承接产业转移、提升经济活力。
有序承接产业梯度转移、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湖南既优势突出,又担当重要角色,一方面湖南地处沿海腹地、内陆前沿,既是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也是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另一方面,湖南制造业基础坚实,培育了装备制造、新材料、消费品3个万亿产业,工程机械、汽车、石化等16个千亿产业,为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孕育了肥沃的土壤。
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湖南省在对接大湾区方面加大力度,夯实举措,稳健推进:
一一产业转移对接活动。 湖南省将于2025年3月28日至30日在长沙举办“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主题为“一带一部 湘聚共赢”。活动将聚焦高端装备制造、绿色智能计算、新材料、航空航天及北斗等重点产业方向,吸引大湾区企业落户湖南。目前已征集337个省外产业转移项目,意向总投资额约3086亿元,其中大湾区项目占重要比例。
一一打造产业承接基地。湖南省计划通过“园中园”模式,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例如,衡阳县正在打造“船山时间谷”钟表小镇,承接大湾区钟表全产业链转移;邵阳市则通过建设电子玻璃产业园、发制品产业园等特色园区,承接大湾区电子信息制造和轻工产业。
一一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湖南省将持续擦亮“湘商回归”“校友回归”等招商品牌,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大湾区企业投资。例如,衡阳县推出“你好,蒸阳营商”品牌,实施30条优化营商环境措施,为企业提供人才、技术、资金支持。
一一抓实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建设。湖南省永州市和汝城县正加快推进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建设。永州计划2025年实现蔬菜出口货值160亿元,并建设高标准蔬菜基地45万亩;汝城县则依托小黄姜、白毛茶等特色农产品,打造大湾区“菜篮子”“果盘子”基地。
一一全力推进物流网络建设。湖南省将推进以永州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为核心的冷链物流网络,对接大湾区及东盟市场。同时,加快湘粤非铁海联运等国际贸易通道建设,提升物流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一一多途径打造绿色智能计算产业先导区。湖南省出台“十条”举措,加快打造国家绿色智能计算产业先导区。措施包括支持智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创新能力、培育产业人才等。例如,对新建智算基础设施项目给予最高2000万元补助,支持企业建设算力调度平台,支持企业参与绿色标准制定,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合作。
一一多举措加大科技创新合作。湖南省加强与大湾区在北斗产业、电子信息制造等领域的合作。邵阳市计划建设中国电子玻璃华南基地,并与大湾区在北斗产业领域加强合作,承接相关产业转移。
一一努力拓展口岸通道。湖南省将实施口岸通道拓展提效工程,提升中欧班列、湘粤非铁海联运等国际贸易通道的竞争力。2024年,湖南中欧班列发运1078列,货值218.46亿元,未来将进一步对接大湾区物流需求。
一一交通基础设施升级。湖南省将加快与大湾区连接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高铁、高速公路和航空网络,进一步提升两地互联互通水平。
一一生态保护合作。湖南省将与大湾区在生态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加强合作。2025年,湖南计划将PM2.5浓度控制在33微克/立方米以内,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7.3%,为大湾区提供生态屏障。
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湖南矢志作答时代命题。如今,优势叠加的湖南,能量迸发;砥砺前行的湖南,未来可期。湖南人正以创新者的姿态、奋斗者的执着,阔步前行,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贡献磅礴力量。
有序承接产业梯度转移、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湖南既优势突出,又担当重要角色,一方面湖南地处沿海腹地、内陆前沿,既是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也是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另一方面,湖南制造业基础坚实,培育了装备制造、新材料、消费品3个万亿产业,工程机械、汽车、石化等16个千亿产业,为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孕育了肥沃的土壤。
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湖南省在对接大湾区方面加大力度,夯实举措,稳健推进:
一一产业转移对接活动。 湖南省将于2025年3月28日至30日在长沙举办“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主题为“一带一部 湘聚共赢”。活动将聚焦高端装备制造、绿色智能计算、新材料、航空航天及北斗等重点产业方向,吸引大湾区企业落户湖南。目前已征集337个省外产业转移项目,意向总投资额约3086亿元,其中大湾区项目占重要比例。
一一打造产业承接基地。湖南省计划通过“园中园”模式,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例如,衡阳县正在打造“船山时间谷”钟表小镇,承接大湾区钟表全产业链转移;邵阳市则通过建设电子玻璃产业园、发制品产业园等特色园区,承接大湾区电子信息制造和轻工产业。
一一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湖南省将持续擦亮“湘商回归”“校友回归”等招商品牌,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大湾区企业投资。例如,衡阳县推出“你好,蒸阳营商”品牌,实施30条优化营商环境措施,为企业提供人才、技术、资金支持。
一一抓实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建设。湖南省永州市和汝城县正加快推进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建设。永州计划2025年实现蔬菜出口货值160亿元,并建设高标准蔬菜基地45万亩;汝城县则依托小黄姜、白毛茶等特色农产品,打造大湾区“菜篮子”“果盘子”基地。
一一全力推进物流网络建设。湖南省将推进以永州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为核心的冷链物流网络,对接大湾区及东盟市场。同时,加快湘粤非铁海联运等国际贸易通道建设,提升物流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一一多途径打造绿色智能计算产业先导区。湖南省出台“十条”举措,加快打造国家绿色智能计算产业先导区。措施包括支持智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创新能力、培育产业人才等。例如,对新建智算基础设施项目给予最高2000万元补助,支持企业建设算力调度平台,支持企业参与绿色标准制定,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合作。
一一多举措加大科技创新合作。湖南省加强与大湾区在北斗产业、电子信息制造等领域的合作。邵阳市计划建设中国电子玻璃华南基地,并与大湾区在北斗产业领域加强合作,承接相关产业转移。
一一努力拓展口岸通道。湖南省将实施口岸通道拓展提效工程,提升中欧班列、湘粤非铁海联运等国际贸易通道的竞争力。2024年,湖南中欧班列发运1078列,货值218.46亿元,未来将进一步对接大湾区物流需求。
一一交通基础设施升级。湖南省将加快与大湾区连接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高铁、高速公路和航空网络,进一步提升两地互联互通水平。
一一生态保护合作。湖南省将与大湾区在生态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加强合作。2025年,湖南计划将PM2.5浓度控制在33微克/立方米以内,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7.3%,为大湾区提供生态屏障。
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湖南矢志作答时代命题。如今,优势叠加的湖南,能量迸发;砥砺前行的湖南,未来可期。湖南人正以创新者的姿态、奋斗者的执着,阔步前行,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贡献磅礴力量。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长沙第一产业园下线直径达16.07米的超大直径盾构机,是中国迄今为止直径最大的盾构机。
广汽埃安在旧厂区废墟上重塑智能生态,数字化生产线吞吐着新能源汽车的未来。
湘江科学中心位于湘江科学城首开区范围内,是核心展示区的标志性建筑,规划总用地面积425亩,总建筑面积约43.4万平方米,总投资约63亿元, 整体计划2026年竣工。包含交易展示中心、科学交流中心、科技服务中心、湘江院士港、湘江创新港五个部分。
责任编辑:李平
相关阅读
3月28日,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天天高速公路无为代表处发来表扬信,对中交建筑承建的天天高速01标项目圆满完成2024年度建设任务表示充分认可,高度赞扬公司领导多次
2025-03-31 23:58:08
吴茂信
三年前,听到保伯去世的消息,尽管早有思想准备,依然心头震惊,觉得这是不应该发生的事情。
他不应该走,那么多人呼唤他。不管是社会名流还是草根平民,都
2025-03-29 19:06:49
【《大湾区时报》湾新社长沙讯,记者李平报道】记者今天从在长沙召开的湖南省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及商务和开放型经济工作调度电视电话会议获悉,今年前2月,湖南全省进出口
2025-03-28 17:49:59
头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