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亦立:私家醫生被免費醫療『組合拳』打壓下成“弱勢”?
在今年兩會精神傳達會上行政長官岑浩輝發言時明確表示:會全面貫徹“精準扶助、政策傾斜、資源下沉”的方針,精準幫扶“一老一少”、殘疾人士、弱勢群體,將資源投放向弱勢困難群體和長者傾斜。
澳門立法議員陳亦立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澳門特區成立25年來,本地的公共醫療衛生事業有了長足的發展,沒有一位市民因為自身的經濟問題而得不到醫療救治,免費的醫療種類和項目日益增加、包羅萬有,讓市民享受到特區經濟蓬勃發展的紅利;加上衛生局人力資源成倍數遞增,人員由二千幾人增加至目前接近五千人,成為除保安部隊以外公職人員最龐大的實體。
陳亦立表示,近日北京協和醫院澳門醫療中心已經啟動「私家醫療服務」,連“疫苗接種”這些薄利項目都要同私家醫生搶飯食;眾多的非牟利醫療團體和私家醫院一直接受政府的免費醫療購買服務;最慘是每年扶持私家醫生的救命草——「醫療補貼計劃」竟然有三分之一的市民沒有去使用。
陳亦立質問新一屆政府行政長官岑浩輝,在當下,私家醫生算不算是被免費醫療『組合拳』長期打壓下的“弱勢群體”?如果是弱勢困難群體,政府會否“精準扶助、政策傾斜、資源下沉”?
【最新回應】
行政長官岑浩輝回應,這是一個值得共同研究的問題。居民要求政府在衛生領域投放資源,並協助社區醫療機構的呼聲較大,現時政府每年的醫療衛生開支預算一百二十多億元,而本澳五十七萬多人,即每人每年可享受約一萬元的免費醫療服務。
岑浩輝稱,政府的免費醫療政策雖滿足了大部分居民的需求,但也對私家醫生造成一些影響。政府通過醫療券支持私人醫療機構,今年醫療券金額已從600元提高到700元,總投入約5億澳門元。下一步,政府將考慮與私人醫療機構合作,為私家醫生提供職業培訓支援;並探討將部分慢性病治療資源下沉至私家醫生,以更好支持私家醫生發展。
责任编辑:甘達正
2025-04-15 19:22:45
2025-04-15 19:13:13
2025-04-15 19:08:29
2025-04-15 17:50:31
2025-04-14 13:09:36
头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