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两会|杨柏伟委员:倡加强沈尹默故居保护与开发

2025-01-20 来源:大湾区时报 阅读:

沈尹默故居

       沈尹默故居占地面积96平方米,建筑面积200平方米,二楼陈列面积35平方米。2007年,沈尹默故居由航新房地产出资修缮、虹口区文物遗址史料馆设计布展,同年6月9日重新对外开放。

       沈尹默是浙江吴兴人,诗人、书法家,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1946年,沈尹默自重庆来上海,定居于此,直至1971年病逝。上海解放后第三天,他是陈毅市长访问的高级知识分子第一人。沈尹默在此筹组上海中国画院,倡仪成立市书法篆刻研究会,被聘为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任1959、1963年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等。

        沈尹默故居底楼是陈列室,着重介绍沈尹默从“五四”运动至建国后致力于书法、教育事业方面的史料。展厅里还有沈尹默的半身塑像和生平年谱,橱窗里展示着沈尹默生前用过的眼镜、笔筒等遗物和书法集、诗词集、书法理论著作等。沈尹默故居二楼是沈尹默生前的书房兼画室,墙上悬挂着沈尹默的部分书法精品。

       陈列室以大面积的沈尹默书法手迹为背景,衬托精致的超薄灯箱展示图片;色调和谐统一、展示柜简洁大方;陈列沈尹默生前用过的眼镜、笔筒等遗物和书法集、诗词集、书法理论著作的通柜,所有细小精良的处理和整体的把握,无不体现出沈尹默的内涵和气度。整个展览面积共计35平方米。展出藏品115件,由沈尹默先生的家属提供。

       沈尹默先生是中国著名书法家、诗人、学者、教育家。1946年底,他定居上海,在今虹口区海伦路504号居住了二十五年之久,直至1971年逝世。上海解放后,陈毅市长登门拜访的第一位高级知识分子就是沈尹默,那一次会晤就在海伦路504号。

        杨柏伟委员在提案中提出, 新中国成立后,沈尹默历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毛泽东、周恩来、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会见沈尹默。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在沈尹默的呼吁下,上海市书法篆刻会(上海书法家协会的前身)在上海成立,沈尹默担任主任,为现代上海书法事业的普及、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海伦路故居,1988年被公布为虹口区文物保护单位,经修缮后于1990年开放。此后又经两次装修,展陈也进行了提升。 

       2020年10月,虹口区文旅局提交过“关于沈尹默故居平移保护的申请”(虹文旅2020〔25〕号)。2021年7月,虹口区文旅局收到答复“暂不同意迁移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沈尹默故居”,并要求对所报方案进行必要的修改。

       对于沈尹默故居的保护和开发,杨柏伟委员多次提案建议,倡议虹口区文旅局将情况及时报给分管区领导,召集区规划、区发改委等相关部门进行研究,并结合“沈尹默文化圈”的建设,组织设计、勘察单位进行方案修改。

       杨柏伟委员强调,于2023年6月1日提出“关于沈尹默故居平移保护暨打造沈尹默文化圈的申请”,得到的答复是不同意平移的方案。在这几年中,沈尹默的后人暂时将故居内的陈列品搬出寄存于海南中学,故居则闭门谢客。
       大量陈列品的暂存地毕竟不具备长期保存、保护文物的客观条件,势必造成不必要的毁损,这是难以挽回的损失。

        据《大湾区时报》记者了解到,近来南浔地区(沈尹默的祖籍是浙江湖州)正在筹建沈尹默纪念馆,联系沈尹默后人将原故居的旧物移至浙江省湖州南浔。

       杨柏伟委员在接受《大湾区时报》采访时感叹说:“我们很清楚沈尹默先生对于海派文化意味着什么?虽然故居的平移方案被否决,那么就应该放弃原来的计划,踏踏实实地恢复原沈尹默故居的陈列,并可以进行必要的更新。”

       杨柏伟委员最后倡议:希望上海市文物保育部门,能夠真抓实干地扩大沈尹默的宣传力和影响力,以提升海伦路乃至虹口区的文化气质,丰富上海文化内涵,传承上海历史文脉。

       杨柏伟,出版人,1989年起从事编辑出版工作,曾在上海辞书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担任编辑、编辑室主任等工作,现为上海书店出版社副总编辑,为民进中央委员、上海市政协委员。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2018-2023 www.DWQSB.com

主办:大湾区时报社

联系我们 澳门:(853)6809 2788 香港:(852)5699 0115

联系邮箱:ghmbayareatimes@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