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湖南,建造战略基地! 大湾区企业万亿投资加速入湘
【《大湾区时报》湾新社长沙讯,记者李平、罗能艳、唐海文综合报道】日前从湖南相关部门获悉,粤港澳大湾区企业万亿投资正在开足马力,加速进湘。
穿越南岭,向北进入湖南,大湾区领军企业正集体采取行动——比亚迪的华中总部,2023年的产值已达到1500亿;格力电器在总部之外的最大生产基地;华为的第二全球供应中心和长沙研究所;大疆创始人李泽湘孵化的独角兽企业希迪智驾,以及他对湘江科技创新院的投入;中兴通讯在全球的智能终端制造总部基地及研发中心;广汽集团在省外的最大基地、汇川技术在岳阳投资的全球最大伺服机生产基地、大族激光的中西南总部、深信服的华中总部、金蝶软件的第二研发中心、信维通信在益阳投资200亿创建的全球前三MLCC产业基地等。大湾区的重点科创企业正在加速在湖南集结重兵,向全国市场进军。
为何大湾区的头部企业纷纷选择加速进驻湖南,大举投资?他们在湖南部署了哪些计划?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多个迹象显示,湖南已经站在了一个全新的历史节点,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
首先,湖南是唯一与广东在地缘、人缘、铁路、战区、空域管制等方面全面深入绑定的中西部省份。
湘粤一体化成为现实。从维新变法到辛亥革命,从洋务运动到改革开放,从梁启超在长沙主讲时务学堂到湖南人在黄埔军校的辉煌表现,两百年来湘粤互为依托,共同推动重大事件的发展。
其次,湖南是唯一能与广东进行双向互动的中西部省份,与其他省份相比,湖南不仅吸引广东投资,其企业也积极向广东投资。在和平年代,湘粤携手共进,共同参与全球经济竞争,实现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面对百年未见的大变局中,基于“双循环”的新经济格局,大湾区的头部企业正在“三高四新”战略的指引下,将湖南打造为大湾区的战略腹地,为企业“北上”提供了理想基地。
第三,湖南长沙已然成为了黄河以南的重要地理枢纽。
比亚迪在湖南的雨花汽车、星朝汽车、宁乡电池、望城电子等四个项目投资均超百亿,产值突破1500亿。湖南已成为比亚迪在全球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链中的重要战略基地。此外,比亚迪还在衡阳基地、轨道交通、半导体等领域加大湖南投资;战略性投资湖南的裕能科技、长步道等科创企业。
比亚迪电子长沙,王传福作为中南大学的杰出校友,他的投资不仅成就了中部地区最卓越的校友经济案例,王传福亦称赞长沙和比亚迪之间的深厚情谊为“患难见真情”。
李泽湘,湖南的优秀儿子,中南大学的校友,被誉为“大疆之父”。他协助长沙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进行战略性布局,并在长沙孵化出估值超过85亿的独角兽企业希迪智驾;同时推动湘江科技创新院的建立,以及新工科理念的实施。
华为的长沙研究所,自2000年12月成立以来,已是华为全国首批研究所之一。
尽管初期湖南的人才流向沿海,华为长沙研究所的发展一直持续至今已22年。好饭不怕晚,华为的长沙研究所、全球第二供应中心和创新中心终于成形。
责任编辑:李平
2025-03-23 20:30:31
2025-03-17 08:35:16
2025-03-16 22:25:07
2024-12-30 21:33:21
头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