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时报》消息,特派记者许水活,发自山西运城】山西运城,古称河东。自古以来,这里土地肥沃、阡陌纵横、交通便利、地杰人灵,是三国蜀将关羽的祖籍之地。关帝庙遍布全国各地,而解州关帝庙更是武庙之冠。历史上名扬天下的河东盐湖,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开采史,可谓一池河东盐,半部华夏史。
运城不仅旅游资源丰富,农业等产业也发达,每年种植300万亩各种水果,远销76个国家和地区。10月23日,第七届山西(运城)国际果品交易博览会的举行,不断地擦亮「果蔬运城,走向世界」这块金字招牌。
关庙之祖解州关帝庙,始建于陈末(南北朝)隋初,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我国现存始建最早、规模最大、档次最高、保存最全的关帝庙宇,被誉为「关庙之祖」。
祖庙之南是结义园,是按照当年刘备、关羽、张飞涿郡三结义时的桃园意境而设计建造,中有结义坊、君子亭等主体建筑,四周古柏参天,湖光山色。《三国演义》里桃园三结义的故事仿佛近在眼前。
庙中的精华建筑「春秋楼」,其二楼为悬梁吊柱结构,属我国古建筑中的珍品,可以目睹关公夜读《春秋》之真容。站在二楼,看楼前多棵1400年树龄的侧柏傲然耸立,静静地守护着这块神圣的土地,还可以远眺到中条山之巍峨,运城盐湖之浩渺。
关公,作为运城乃至山西的一张名片,每年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解州关帝庙祭拜。景区内的狮子头早已被多少游客的手掌抚摸得尤为光滑,见证了这里历史之悠久,人气之旺盛。
河东盐湖池盐博物馆,外形俨然一个古城墙。门口有一条修建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用于运输食盐的铁路从这里延伸至远方。走进池盐博物馆,通过一系列老物件,了解到河东盐湖波澜壮阔的历史。早在史前时期,中华先民就在这里采盐、生活,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
河东盐池,东西长约三十五公里,南北宽约三到五公里,总面积132平方公里,是镶嵌在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山西省运城盆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古往今来,著名的河东盐广销数省,誉满华夏,是中原地区最为重要的食盐来源。
河东盐湖是世界上开发利用最早的盐池,有5000年以上的开采历史;古代先民总结、唐宋时期大规模运用的「垦畦浇晒法」,首开此类制盐技艺先河,为世界采盐技术的进步做出重要贡献。运城是国内唯一因盐而得名的城市。由盐产、盐运而兴的这座城市,历史上商贸繁荣,文化昌盛。
据介绍,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河东盐湖悄然退出了开采盐田的历史舞台。运城开始在盐湖周围发展特色旅游业。随着生态环境的日臻改善,可以看到世界珍稀动物火烈鸟在自由地觅食。
果品胜地运城市临猗县以果兴县,享誉全国。它坐拥北纬30°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果品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县级之首。全县耕地面积有150万亩,果品种植面积就高达130万亩。
这里盛产苹果、鲜桃、冬枣、梨、甜柿、葡萄、石榴等13类水果,年产各类水果50余亿斤。其中,临猗苹果种植面积达70万亩,年产苹果超过40亿斤,畅销中国25个省市,并出口东南亚国家。2022年9月,临猗苹果入选中国品牌价值评价——区域品牌(地理标志)百强榜,品牌价值高达52.39亿元。
时值十月,1339平方公里的临猗大地瓜果飘香。粤港澳大湾区主流媒体记者来到网红果园——老吴苹果观光采摘园,暖阳照耀下熟得透红的苹果挂满枝头,惹人喜爱。全国劳动模范吴中定向记者们介绍,目前园区种有20多亩红富士,这些果树树龄有38年。红富士皮薄如纸、清脆香甜,论个可以卖到8元至10元。多年来,吴中定摸索总结出了纸+膜、水肥一体化等优质苹果管理技术,吸引了甘肃、宁夏、河北、山东等周边省市果农前来参观、学习、交流。
临猗县委书记靳国权接受采访时表示,临猗的土地基本上是肥沃的平川,水利设施十分健全,辖区有151处大型电灌站,农业发展基础非常好。过去几年临猗注重大力发展农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下一步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农村村貌也建设得更加美好。
近年来,临猗积极探索数字果业、智慧果业,推动物联网技术和标准化生产有机结合,实现果业产业的智慧管理、智慧生产和智慧营销,致力于打造「数字果都」。占地三千多亩的临猗县国家果业公园,正是一大力证。
责任编辑:许水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