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副刊 > 文学作品

商成勇 :《大三巴旁,澳門博物館門口的古榕》


 

文/商成勇 

獨木成林的榕樹著實夠古
董其昌的興致盛在金秋(注1)
晚明的下弦月連天放映
暉光亮了濠江的彩釉
東至的商船裝著教義
蕞爾半島註定風雷爭鳴

延伸百年的氅衣仍在延伸
大三巴前地生動抒情
一場音樂會開奏小城故事
讓人把氅衣認作老母雞的乳篷
邀來古木二維碼的多情表白
初秋的微風跟風前世今生

雖無緣得見1835年的年景
第三場大火燒紅了新歲的島城
但據說奔出教堂廚房的烈焰
爆燃了撲火者的欲望與哀慟
木質的堂宇最終呻吟成灰燼
石質的浮雕敘事兀立蒼穹

大三巴牌坊定然牽手板樟堂街(注2)
一起清談雲海歲月蒼茫卷舒
偶一日來了個翠亨村的夥計
鞋匠攤的營生匯入熙攘世俗
原鄉的兒子往來尋親(注3)
新鮮的視野植入了不歇的
文明腳程

靜察碎銀散落的壓艙石坡道
夯壘左右街的滿是黑白生意經
霓虹夜燈吐嘈光怪陸離
後來不願打烊的名叫新葡京
傳教者起伏在商旅船舟的浪裡
港埠的繁忙不見落日彤紅

仁心仁術的醫道於是武裝智識
南中國的濠江剨開志圖
大三巴的標識聯動群倫
大棟的冠頂招展天下為公
一眨眼同盟會的織網撈盡英豪
亢奮的古榕氅衣蓬蓬……

 

(注1):明末著名書畫藝術家董其昌有《秋景八幅》圖,以明潔自然的格調,道盡杖藜芳洲看波上往來舟的秋興。

(注2):大三巴牌坊附近有板樟堂街和板樟堂巷,均靠近洋人教堂,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父親孫達成曾在板樟堂街做鞋匠營生,也有說是在板樟堂巷謀生。

(注3):幼年的孫中山曾多次往返老家翠亨村和澳門之間,常常看望在澳門的父親,從小在澳門親炙東西文化碰撞融合,先是在澳門從醫治病救人,後走上專業革命家道路,終其一生救國家、救勞苦大眾。



 

作者:商成勇(陕西籍) 1984年从军,开始最初的军旅文字工作。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2005年11月,国务院(中共中央)某办公室工作。 著有长篇作品《万世法门》(与岳南合著)、《东方红霄》(与王久辛合著)、《仗剑江天》、《叩问大地》、《佛佑法门》(与岳南合著)、《盗墓者说》(又名《中国盗墓传奇》与岳南、许志龙合著)、《大道阳光》、《月光慈航》、《五星红旗》等11部,300多万字出版。 曾获连续三届全军好新闻一等奖; 第11届亚运会好新闻奖; 报告文学获《解放军报》征文一等奖; 第九届中国人口文化奖。

 作品:《文化的恩泽》 获中共中央办公厅迎接十八大征文唯一 一等奖; 诗歌《信念梁家河》 获中直系统建党95周年征文一等奖; 歌曲《中华商姓之歌——续写轩辕一脉的辉煌》词作者。

作品有英、日、韩文等译本。

 

责任编辑:祥子

相关阅读
 有人见这位副所长后面还来过几次小麦家,后来还听说这位副所长当年转正了,主要是在文明建设方面有功,因为小区物业送了一面锦旗到派出所。

2025-04-01 00:14:43

作者:胡轲 第一次听说大兴和尚,是因一位导游小哥。那次,去九华山旅游,在月身菩萨殿前,几位游客讨论起了地藏菩萨传说的真假。一位导游小哥在人群外低低声音说:肉身成佛,我们

2025-03-29 21:47:34

前阵子回趟老家,到村口远远地就看见一熟悉身影,摇下车窗一看,果然是老同学战备。

2025-03-21 18:16:06

文/商成勇 最美的礁魂藏在这里 最浓情的传说从这里演绎 黑沙海边 一种景象极尽伸展 最珍惜的灌木在这里寄生 最诱人的草海桐和凤凰棕 在这里释放心事 黑沙海边 植物的稀

2025-03-14 20:10:07

相信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文化的持续繁荣,诗歌将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照亮人类精神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2025-03-10 09:44:24

由香港散文诗学会主办,国际华文诗人协会、《香港散文诗》杂志、《世界华文诗报》、广东省写作学会等单位协办,香港文化艺术基金会支持的“潮起大湾”——

2025-03-09 14:58:06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 豁免条款

Copyright © 2018-2024 www.dwqsb.com 主办:大湾区时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如有侵权,敬请告知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本站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联络我们 澳门:(853)6809 2788 香港:(852)5699 0115

举报邮箱:ghmbayareatimes@foxmail.com 京ICP备2023005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