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副刊 > 文学作品

书评|霜叶如花:读有珩哥诗词集有感

文|陈道阔

有珩哥将一大叠文稿交给我,说想了却一个心事:出一本诗集,让我为他写一个小文章。

有珩哥虽然是个农民,扎扎实实的一个月领取政府百十元养老金的老农民,但他耄耋之年想立言留声、以为不朽,一点也用不着惊怪:他骨子里本来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文化人。

他比我年长七岁。在童稚时代,五岁可以是一代人。因为我姐夫杨运发与他是“发小”——小学同学,且过从甚密,我上初中的时候,他们二位是我懵懂中的两大偶像。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记得一个冬天,有珩哥一身中山装,脖子上挂一条很长的灰色围巾,用现在的话说,真是帅呆了。

而且有珩哥读过私塾,不仅诗文底子深厚,还有表演的天赋。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农村生产大队有一个宣传队。他郎穿着纽盘扣袍子,有板有眼地敲击着三脚架鼓,说说唱唱,风趣幽默。

有珩哥那一代学子是我们家乡解放后方圆数十里著名中学(渔薪中学)的首届初中生。据说他是班长,以优异成绩被保送进荆州农校,但毕业后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机会,回到乡野。虽然都只有初中学历,他却读过很多的课外书。

大约,有珩哥就是这种泥古不化、抱残守缺的“岩穴之士”吧。我曾小心地问过他如何生活。他说,种了几亩地,养养鳝鱼,收入万把元;腊月里写对联卖,也可收入万把元,一年两万来元,温饱就够了。

弄文化就是烧钱。有珩哥经济不算富裕,为什么要自费出书?姐夫说,天门人都爱出书,他是从俗吧。

不过,开卷之后,匆匆几瞥,多有惹眼之句。他在《咏油菜花》里说:“九月菊花难媲美,一年春色独占先。画图若是能工此,好景常看在眼前。”唯有农人得春意,看景人是景中人。那些“油菜花节”降履乡野田畴的看客们,恐怕是难得个中情趣的。

他的《钓鱼乐》三首,可谓乐出了一个读书人的至高境界:渭水之殊遇,尧舜之神往,范仲淹之情怀,陶渊明之雅抱……绿水红蓼,白鹭夕烟,情景相生,游扬化外,严子陵临流放情之态,也不过如此吧。

作为一个彻彻底底的农民,他的《自慰》应该是出自内心的浅唱低吟了:“无忧无虑即无求,往事如烟岁月悠。思耕心上田一垅,闲看门中月如钩。知足常乐人长寿,克已甘为孺子牛。人生莫把往事恨,沧海桑田白了头。”

“礼失,求诸野。”大约,正是有有珩哥这样执著酷爱古典文学的民间文化人——亦即“岩穴之士”——在,文化才会有更烂漫的明天……

责任编辑:文|陈道阔

相关阅读
 有人见这位副所长后面还来过几次小麦家,后来还听说这位副所长当年转正了,主要是在文明建设方面有功,因为小区物业送了一面锦旗到派出所。

2025-04-01 00:14:43

作者:胡轲 第一次听说大兴和尚,是因一位导游小哥。那次,去九华山旅游,在月身菩萨殿前,几位游客讨论起了地藏菩萨传说的真假。一位导游小哥在人群外低低声音说:肉身成佛,我们

2025-03-29 21:47:34

前阵子回趟老家,到村口远远地就看见一熟悉身影,摇下车窗一看,果然是老同学战备。

2025-03-21 18:16:06

文/商成勇 最美的礁魂藏在这里 最浓情的传说从这里演绎 黑沙海边 一种景象极尽伸展 最珍惜的灌木在这里寄生 最诱人的草海桐和凤凰棕 在这里释放心事 黑沙海边 植物的稀

2025-03-14 20:10:07

相信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文化的持续繁荣,诗歌将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照亮人类精神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2025-03-10 09:44:24

由香港散文诗学会主办,国际华文诗人协会、《香港散文诗》杂志、《世界华文诗报》、广东省写作学会等单位协办,香港文化艺术基金会支持的“潮起大湾”——

2025-03-09 14:58:06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 豁免条款

Copyright © 2018-2024 www.dwqsb.com 主办:大湾区时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如有侵权,敬请告知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本站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联络我们 澳门:(853)6809 2788 香港:(852)5699 0115

举报邮箱:ghmbayareatimes@foxmail.com 京ICP备2023005563号